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十三

谩把金钗品价高,荔枝端不让樱桃。
若教李白谙风味,甘分南州脱锦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十三》是明代汪广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荔枝与樱桃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的珍贵与美味,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荔枝的喜爱和珍视。

诗中的“漫把金钗品价高,荔枝端不让樱桃”通过将荔枝与贵重的金钗相比,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荔枝的珍贵,也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在古代,荔枝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被广泛种植和食用。然而,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产量的稀少,使得荔枝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水果。因此,将荔枝与金钗相比,既是对其价值的赞美,也是对其稀有性的强调。

诗句“若教李白谙风味,甘分南州脱锦袍”则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美味及其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在这里,诗人通过假设李白能够品尝到荔枝的美味,表达了自己对荔枝的深深喜爱。同时,这也暗示了荔枝的味道鲜美无比,足以让人心甘情愿放弃锦绣华衣。

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古代,荔枝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人通过对荔枝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和魅力,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这首诗还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事物。然而,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美好事物,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十三》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关注和珍惜身边的美丽事物,用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