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华山三首 其二

玄都静者学仙处,说在金华小洞天。
偶忆骑鲸沧海去,石田瑶草自年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金华山三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金华山的深切怀念和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作者介绍
  • 汪广洋(元明间扬州府高邮人),字朝宗,少事余阙,通经学,善篆隶,尤工诗歌。元末举进士,朱元璋召为元帅府令史,后历江南行省都事、江西行省参政,入为中书参政。洪武四年,为右丞相。为人宽和自守,后因胡惟庸党案被谪海南,赐死。有《凤池吟稿》。他的文学造诣深厚,尤其擅长五言、七言诗。
  1. 作品原文
    玄都静者学仙处,说在金华小洞天。偶忆骑鲸沧海去,石田瑶草自年年。

  2. 诗句解析

  • “玄都静者学仙处”:此句描绘了金华山作为道教圣地的独特地位,玄都是道教仙境之一,而“静者学仙处”则强调了此地修行者众多,是一个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之地。
  • “说在金华小洞天”:金华小洞天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是山中的一个幽静洞穴,这里曾是道士修炼之所。这里的描述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给人以仙境般的遐想。
  • “偶忆骑鲸沧海去”:骑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飞行方式,沧海则指浩瀚的海洋。这句可能寓意诗人曾在某次远行时,乘风破浪跨越大海,追寻仙道。
  • “石田瑶草自年年”:描述了一种自然景象,即石头上的草地每年都会生长出新的草,暗示生命的不断循环与自然的恒久不变。

《游金华山三首 其二》不仅是对一处道教圣地的赞美和回忆,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现,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