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二 帝临

帝临紫宫,万祇竦息。
天阊穆穆,以候舒辟。
神飙徐流,爰簸芳泽。
夭乔飞走,厥性咸若。
七曜孔仪,九溟不波。
恬穆象先,徜徉太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汉郊祀歌二十首》是汉代的一首祭祀歌曲,由明代的文学家王世贞所编选并作注音版。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品概述:《汉郊祀歌二十首》是汉代祭祀天地、祖先等神明的重要仪式中所用的一组歌辞。这些歌辞通常由乐府收集并整理,用以表达对神明的敬仰和祈求丰收及平安。
  2. 作者介绍: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他不仅是“后七子”中的一员,还在明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闻名于世。
  3. 内容赏析:《帝临》作为汉郊祀歌二十首中的第二首,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祭祀天地时的神圣场景。其内容涉及天阙、神风、自然万物等元素,表达了对宇宙秩序和谐的向往与尊崇。诗中的“帝临紫宫”和“七曜孔仪”等词汇,不仅彰显了古代帝王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天文、历法等知识的重视。
  4.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被视为沟通天地、传达信仰的重要手段。通过《帝临》,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深深敬畏以及对于社会秩序和天人合一观念的追求。《汉郊祀歌二十首》不仅是对古代宗教信仰的记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汉郊祀歌二十首》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还是研究汉代宗教、哲学和艺术的重要资料。通过深入解读这些古歌,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今天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来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