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其二

白日晼晚夜何其,兰缸茕茕照妾悲。
带长髻短中自支,妾人少年工愁思。
忧来无方不可治,丈夫桑弧谁制之。
谁令璆然不下帷,鸿鹄双翻复为谁。
援琴奏弦歌和词,宫折商促指间离。
白葛巾裙衫弋绨,念君寒暄并一时。
南山乔松青不移,虽有中坚色难期,愿君归来及时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燕歌行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由魏文帝曹丕创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言情诗的典型风格。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诗歌背景:该诗作写在东汉末年,当时天下大乱,战火连天,许多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战祸,纷纷离开故土,到外地寻求避难。而在这动乱的时代背景下,诗歌成为了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2. 诗歌主题: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她无法直接面对面地与丈夫沟通,只能通过书信和浮云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种表达方式虽然显得有些虚幻,却更能体现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3. 诗歌结构:全诗共分为四句,语言清丽、情感委婉、音节和谐,充分展现了诗歌的音韵美。诗人通过对少妇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凄婉动人的氛围。这种结构紧凑而又层次分明的写法,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少妇的内心世界。
  4. 艺术手法: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如拟人化、象征等。例如,将山川比作遥远的丈夫,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将泪水比作雨点,形象地描绘了少妇因思念而泪流满面的情景,使得整首诗歌更加感人肺腑。
  5. 文化影响:《燕歌行二首·其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完整的七言诗之一,不仅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世的诗人都受到过《燕歌行二首·其二》的启发,以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了模仿和创新。

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燕歌行二首·其二》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这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每一位热爱诗歌的朋友去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