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嘉祥县

落日临兹境,萧条太古初。
十年逢水溢,一县尽巢居。
地迥鱼龙盛,山空草木疏。
渺无涯涘处,何以事耕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嘉祥县》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作者在嘉祥县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及相关信息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诗人简介:汪广洋是元明之际的著名诗人,字朝宗,扬州府高邮人,流寓至太平。他的生平事迹颇为丰富,早年侍奉余阙,后通经学,善篆隶,工于诗歌,曾历任多个官职,包括江南行省都事、江西行省参政等。然而好景不长,他因胡惟庸党案遭贬,最终被赐死。
  • 创作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初年,具体时间难以考证。根据诗歌内容,可以看出汪广洋此时可能正处于流放或谪居的状态。
  1. 诗歌原文
    落日临兹境,萧条太古初。 十年逢水溢,一县尽巢居。 地迥鱼龙盛,山空草木疏。 渺无涯涘处,何以事耕锄。

  2. 作者简介

  • 汪广洋:字朝宗,元明间扬州府高邮人,流寓至太平,为官期间有丰富的政绩与文学成就,尤其擅长诗歌和书法。
  • 政治生涯:汪广洋早年侍奉余阙,后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在明朝建立后,他历任多个要职,但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诗作,它体现了汪广洋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通过“落日临兹境”等意象,传达了一种凄凉而又充满哲思的氛围。
  • 历史意义:《宿嘉祥县》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蕴含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通过对嘉祥县的描述,汪广洋表达了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1. 地理位置
  • 行政区划:嘉祥县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位于济宁市西部,东临任城区,南接金乡县,西靠巨野县、郓城县,北依梁山县,东北隔梁济运河与汶上县相望。
  • 面积人口:全县总面积975平方公里,2022年户籍人口77.86万人,常住人口69.01万人。这样的地理环境和人口规模使得嘉祥县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

《宿嘉祥县》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古人的智慧和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