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生 其二

与子十年故,去乡千里遥。
艰难悲晋楚,慷慨薄云霄。
起舞月光出,长歌露气飘。
秋风玉关外,曾是老班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友生 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作品,这首诗通过描述两个不同人物的遭遇,展现了他们的坚毅和乐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作背景
  • 创作时间:此诗应创作于唐代,具体年份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它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期的思想感情。
  • 作者生平: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后世尊称为杜少陵、杜工部等,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他的诗歌多以忧国忧民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1. 诗作内容
  • 第一首诗的内容:描述了一位名叫焦校书的人物,他自夸足力强大,能够骑生马驹。然而,一次意外使他被马踏伤,唇裂面无。尽管如此,他仍怀有壮志,欲东擒胡人。
  • 第二首诗的内容:描绘了另一位名叫王司直的人物,马惊后折左臂,面如墨色。面对困境,王司直劝慰自己不必感叹遗憾,反而认为未必不是福分。
  1. 诗作特色
  • 现实主义风格: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矛盾。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同情。
  • 艺术成就:杜甫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宏大叙事,又有细腻描绘,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1. 影响与评价
  • 历史地位:《赠友二首》作为杜甫的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学价值:诗中的“起舞月光出,长歌露气飘”等句子,不仅描绘了人物的情感变化,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这些诗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杜甫的《赠友生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唐代的文化背景,还能深刻感受到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