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湘兰挽歌词 其四

黄金不惜教婵娟,歌舞于今乐少年。
月榭风台生蔓草,钿筝锦瑟化寒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湘兰挽歌词 其四》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马湘兰挽歌词 其四》的作者王稚登,字伯谷,号玉遮山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与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的文坛影响,与同代的其他布衣诗人一样拥有很高的声誉。
  2. 诗作原文:不待心挑与目招,一生辜负可怜宵。祇堪罚作银河鹊,岁岁年年只驾桥。
  3. 注释译文:王稚登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个名叫马湘兰女子的深切怀念和哀伤。诗中“不待心挑与目招”意味着无需通过任何形式的主动追求,她便已深深吸引着他;而“一生辜负可怜宵”则反映了他对这种单相思命运的无奈和悲哀。最后一句“岁岁年年只驾桥”描绘出一种持续不断的思念状态,暗示着他在每个日夜都重复着相同的情感经历,无法自拔。
  4. 赏析:该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首句“不待心挑与目招”,直接点明了情感的自然流露,无需外界的任何推动或诱惑。第二句“一生辜负可怜宵”,则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无奈和悲哀,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绝望。最后的“岁岁年年只驾桥”更是将思念之情上升到了一种永恒的状态,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深邃的情感。
  5. 文学地位:《马湘兰挽歌词 其四》不仅作为王稚登个人作品的一部分,也被视为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它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示了明代文人在情感表达上的高超技巧。

《马湘兰挽歌词 其四》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王稚登情感世界的深刻反映。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情感影响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