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不惜教婵娟,歌舞于今乐少年。
月榭风台生蔓草,钿筝锦瑟化寒烟。

【注释】

黄金不惜:指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婵娟:月亮、月亮的美称。歌舞于今:如今,在当今这个时代。

蔓草:蔓延的野草,也指美女。寒烟:冷色调的烟云,这里比喻美女如烟消云散。

【赏析】

马湘兰是唐代著名的歌女,她善于歌唱和舞蹈,她的歌声和舞姿都十分迷人。这首诗就是她为一个青年男子写的挽词,表达了他对她的爱慕之情。诗人以“金”和“玉”来比喻女子的爱情,赞美了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诗的前两句“黄金不惜教婵娟,歌舞于今乐少年”,意为:女子为了追求爱情可以付出一切,如今她在歌舞中尽情享受青春的快乐。这里的“黄金”指的是女子的爱情,她愿意为了爱情不惜一切代价。而“婵娟”则是月亮的美称,这里则暗指女子的美貌。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她的美丽外貌。

后两句“月榭风台生蔓草,钿筝锦瑟化寒烟”的意思是:曾经热闹的月榭风台上现在已经长满了蔓草,昔日珍贵的钿筝锦瑟现在只剩下了寒烟。这里的“月榭风台”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的楼台亭阁,曾经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而现在却长满了蔓草,象征着繁华落尽,人事易变。而“钿筝锦瑟”则是古人常用的乐器,象征着富贵荣华,如今却只剩下了寒烟,意味着这些曾经的繁华已经消失殆尽。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爱情的赞美,以及对月榭风台和钿筝锦瑟等景物的变化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繁华与凋零,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