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贫居罢持鞭。风积榆钱。
雨积苔钱。为农经济且从天。
旱种瓜田。水种苗田。
荷锄侵晓事荒园。竹在今年。
笋在来年。行藏繇兴自悠然。
腹有陈篇。口有新篇。
一剪梅 遣兴(壬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剪梅 遣兴(壬午)》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无奈。
原文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赏析:
此词写于淳熙十二年(1185年)初冬,当时刘克庄已退居家乡石湖、鹤鸣两处。他以退隐为荣,但内心仍然无法忘情世事。这首词就是他退隐后的遣兴之作。
上片写景。开头两句“碧云天,黄叶地”,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的图画,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大地一片枯寂,黄叶飘零。接着“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三句,写远望江上景色。秋天的景色是那样的美。然而,在这美景中却隐藏着无限的哀愁。因为此时正是他辞官归乡之时,面对这美丽的景色,心中难免涌起万般感慨。
下片抒情。“山映斜阳天接水”一句,写出了词人站在江边的所见所感。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苍老而威严,近处的水面与天空相接,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然而,这一切美好的景色都与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无关。因为他明白,无论多么美好的景色都无法改变他的命运。最后两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更是将词人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芳草虽然美丽,但它却无法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只能默默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夕阳的离去。
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