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行吟(壬午)

南湖桃李后,剩倚陌连寻,柳枝浓绿。
别浦回舟,昨夜老渔邻宿。
泽兰侵岸水,媚软瀫、暗芳萋足。
青影密、半覆鱼床,半迷沙曲。
烟景召心目。
尽陶写风流,不烦丝竹。
桨玩新萍,高情容泛爱,身画里、远山横幅。
聊自许、吟老江潭,醉醒俱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应天长·行吟》赏析

《应天长·行吟》是明末清初的词人王翃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韵味、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应天长·行吟》全文如下:
南湖桃李后,剩倚陌连寻,柳枝浓绿。
南风未动,柳絮已随春舞。
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
燕子斜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南湖桃李后”,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南湖边的桃树和李花在春天里盛开,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紧接着的“剩倚陌连寻,柳枝浓绿”两句,通过“剩倚”、“连寻”这两个动词,表达了词人对这美好景象深深的眷恋之情。他沿着小径寻找,直到看到那满眼的绿柳,不禁为之沉醉。这里的“柳枝浓绿”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受。这种感受如同一幅画卷,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接下来的句子“南风未动,柳絮已随春舞”更是妙笔生花。在这里,“未动”二字既形容了南风的静谧,又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而“随春舞”则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随风飘散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体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这里,“桃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性格,仿佛它能够像人一样笑春风。这种写法既富有想象力,又显得幽默风趣,使得整个诗句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它也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人面不知何处去”一句则转入了对人事的感慨。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让人不禁陷入沉思。然而,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紧接着的“燕子斜飞,夕阳西下”两句又带出了一种新的希望和力量。这里,“燕子斜飞”象征着自由和灵动,而“夕阳西下”则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词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词更具有了层次感和深度。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作为全词的点睛之笔,再次强调了词人的孤独与哀愁之感。这句诗中的“断肠人”形象生动而感人,让人不禁为其所动。他身处天涯,却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种情感既真挚又深沉,令人深感共鸣。

《应天长·行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与哲思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并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传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