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与子交,发言即同趣。
读书不耻贫,固欲行其意。
及乎赴功名,子前我辄疐。
心知不能同,岂复敢为异。
子今扬天庭,我终守衡泌。
子将为其难,我亦安为易。
出处各自量,苟同竟何济。
送无际北上三首 其二
介绍
《送无际北上三首 其二》是李流芳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有三首,每首都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北上的深切祝愿和不舍之情。以下将详细介绍这组诗的内容:
作品原文及翻译:《送无际北上三首 其二》的第一首原文如下:“昔我与子交,发言即同趣。读书不耻贫,固欲行其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志向。“昔我与子交”说明诗人与友人有长久的交往历史;“发言即同趣”显示二人志向一致;“读书不耻贫”表明他们重视知识与学习;“固欲行其意”则强调了实现个人理想的决心。
内容解析:《送无际北上三首 其二》中的第二首写道:“及乎赴功名,子前我辄疐。心知不能同,岂复敢为异。”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友人准备追求功名时的内心感受。“及乎赴功名”意味着朋友即将步入仕途;“子前我辄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顺利的美好祝愿;“心知不能同”则揭示了两人志向不同的可能性;“岂复敢为异”则表示即使有差别也不愿意做出不同的选择。
主题表达:《送无际北上三首 其二》通过这些诗句展现了李流芳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诗中不仅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还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的反思。
情感表达:《送无际北上三首 其二》中的诗歌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些诗句不仅是对友人北行的祝福,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种种选择的感慨与思考。
艺术特色:李流芳作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其创作风格细腻且富有哲理。这组诗以其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李流芳独特的文学魅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道路的独到见解。
社会影响:《送无际北上三首 其二》在当时可能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它们作为李流芳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通过对这些诗歌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送无际北上三首 其二》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诗作,它们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丰富的人生哲理以及李流芳独特的文学风格。通过这些诗句,可以窥见李流芳的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友情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