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好园亭,君家闻最胜。
经过已廿年,今始识三径。
翳然林水间,爱此飞阁映。
位置不在多,贵与风物称。
主人意疏豁,事事得真性。
我来不相值,维舟柳边暝。
见戴自无须,悠然发孤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溪上好园亭,君家闻最胜。
经过已廿年,今始识三径。
翳然林水间,爱此飞阁映。
位置不在多,贵与风物称。
主人意疏豁,事事得真性。
我来不相值,维舟柳边暝。
见戴自无须,悠然发孤咏。
。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郑燮,原题为《游西山》。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绘了清幽静谧、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诗中提到的“访秦心卿”可能是指拜访一位名叫秦心卿的人士,在这里,“懒园不遇有作”则表达了诗人未能如愿遇见这位人士而产生的遗憾之情。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他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与他的父亲郑板桥并称为“二郑”。他在诗文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绘画上更是独树一帜,以画竹闻名于世。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幽的环境和诗人未能如愿遇见某人的遗憾之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