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齐云乘筏至落石台留宿

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
爱此溪山晴,故作乘筏还。
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
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
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闲。
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
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
松萝挂绝壁,古色照我颜。
前林正丹黄,烟郭粘远山。
我欲留此石,一杯酬潺湲。
襆被叩上方,待月同跻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齐云乘筏至落石台留宿》是明代诗人李流芳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李流芳,字长蘅,号泡庵、慎娱居士,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和画家。他与程嘉燧、唐时升、娄坚合称“嘉定四先生”,他的诗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当时多位文人交往甚密。
  1. 原文节选
    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
    爱此溪山晴,故作乘筏还。
    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
    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
    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闲。
    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
    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
    松萝挂绝壁,古色照我颜。

  2. 诗句赏析

  • 首句“五里十亭子,下山忘险艰。”描绘了从高处下山时的情景,五里路程中经过十个亭子,虽然途中有危险但并未觉得艰难。
  • “寒沙束回湍,下见文石斑。”描写了寒冷的沙子把急流束住,在湍急的水流中发现有纹理的石头。
  • “旭日来映之,浮动水石间。”描述了旭日升起后,光芒映照在水石之间的景象。
  • “吾徒二三子,坐稳兴何闲。”反映了作者与朋友们一起在岩石上坐着,感到非常高兴并不觉得闲暇。
  • “方过蓝渡桥,复见落石湾。”指出在经过蓝渡桥的时候再次看到了风景优美的落石湾。
  • 结尾“落石势已奇,况此清流环。”总结了整个游览过程,落石湾的景色已经非常奇特,而这里的清水环绕着山石,更是增添了几分美丽。

《自齐云乘筏至落石台留宿》不仅展现了李流芳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及其作品中流露出的文人雅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