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秋闺(壬午)

闲苔苍晚色,无媒径、衰草袭幽兰。
奈别叶辞条,秋深古砌,归花委露,影薄回栏。
人去远、风烟疏箔冷,星月绮疏寒。
清夜拨弦,金徽怨杳,黄昏掩幕,冰簟波繁。
玉容今消瘦,临岐别、犹记手赠琅玕。
还恨九疑如黛,天隔湘山。
叹缺唾壶中,泪澌长结,馀香被底,鸳梦多单。
起探海棠开未,剪烛更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流子·秋闺(壬午)》是明朝诗人王翃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翃,字仲高,号东园居士,明代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与杨慎、高启并称为“明三贤”,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王翃的诗作以豪放洒脱著称,其词风亦然,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哲思。
  1. 诗词原文
    闲苔苍晚色,无媒径、衰草袭幽兰。
    奈别叶辞条,秋深古砌,归花委露,影薄回栏。
    人去远、风烟疏箔冷,星月绮疏寒。
    清夜拨弦,金徽怨杳,黄昏

  2. 诗词译文

  • 闲庭中的青苔覆盖了整个庭院,秋天的颜色显得格外深沉。没有人来打扰,只有那些被风吹散的草丛,像是在偷偷地靠近那株幽静的兰花。
  •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这空旷的院落和随风飘散的花香。
  • 夜晚来临,寂静的月光洒在屋檐上,仿佛能听到那远处传来的琴声,带着一种深深的忧愁和无尽的思念。
  1. 诗歌解析
  •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之情的哀伤。
  • “闲苔苍晚色,无媒径、衰草袭幽兰”等句,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这些景色虽然美丽,但在这样的环境中,词人只能感受到更多的孤寂和无助。
  • “人去远、风烟疏箔冷,星月绮疏寒”等句,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词人的孤独感。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的变化上,也体现在词人的内心感受上。
  1. 写作背景
  • 该词作于明代壬午年,即明朝天顺年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间疾苦。因此,词中的孤独和寂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和人们内心的痛苦。

《风流子·秋闺》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词人展示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