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袅娜 首春自白门至京口,江舟对月作(壬午)

怪他乡好月,又照离船。
伤旧雨,入新年。
并多情桂魄,做成雪夜,无心梅萼,弄与花烟。
惨不歌骚,寒宜任酒,客寄江湖宿皓天。
鬓色初经二毛改,河光侧洗半轮偏。
山寺星星钟语,骊珠唤起,风湍送、石濑娟娟。
眠鸿醒,叫芦边。
自疑哀泪,影怯低弦。
千里相思,故人挥手,三更作赋,小泪红篇。
感春来浪迹,逢君江上,已十回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首春自白门至京口,江舟对月作(壬午)”是明代诗人王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地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王翃,明朝诗人,其诗作《春风袅娜·首春自白门至京口,江舟对月作》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
  1. 诗歌原文
    怪他乡好月,又照离船。
    伤旧雨,入新年。
    并多情桂魄,做成雪夜,无心梅萼,弄与花烟。

  2. 诗句解析

  • “怪他乡好月,又照离船。”:表达了在异乡欣赏到的月亮之美及其引发的思乡之情。
  • “伤旧雨,入新年。”:暗示了对过去不愉快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新一年的期待。
  • “并多情桂魄,做成雪夜,无心梅萼,弄与花烟。”:描述了月光下的景色,桂树的影子和梅花在夜色中的朦胧美。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明月、故乡和季节变迁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旧日的怀念。

王翃的《春风袅娜·首春自白门至京口,江舟对月作》是一首富有情感且描绘细腻的古代诗歌。通过对明月、家乡和季节变化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