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月(壬午)

华灯银烛晚相催。
皎皎当头一镜开。
试问婵娟为若来。
影徘徊。
只恋寒香十树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王孙》是白朴创作的一首词。白朴,元代杰出的文学家、曲作家和杂剧家,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词作于壬午年,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据记载,白朴晚年寓居金陵,一生未曾有过官职。

《忆王孙·月》的首句“萋萋芳草忆王孙”,巧妙地化用刘安《招隐士》赋中“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之语,点明了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这种巧妙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也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通过这样的开头,白朴成功地为接下来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背景,使读者能够迅速融入这个美好的画面之中。

白朴在《忆王孙》中细致地描写了月光映照下的景象,将瑶阶上的月色与疏棂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这种细腻的描述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月光的美好,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月光之下,梅花的影子显得格外瘦弱,这进一步加深了词中孤独与凄凉的氛围,使得整个场景都充满了哀婉之情。

李重元的《忆王孙·春词》是与《忆王孙》同为一组的词作,它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物及词人的情感体验。这两首词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在表达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忆王孙》的主题与情感。

《忆王孙》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其深刻的主题意义也使得它成为了不朽的经典。通过了解这些背景信息,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欣赏到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并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情感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