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默自天秀,弱龄负遐瞩。
十六游京邑,艺苑策高足。
挥毫坐华观,怀人理清曲。
归来放情志,日晏从所欲。
结好玩遗芳,明德以相勖。
古道谅寡谐,遂令伤局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仲默自天秀,弱龄负遐瞩。
十六游京邑,艺苑策高足。
挥毫坐华观,怀人理清曲。
归来放情志,日晏从所欲。
结好玩遗芳,明德以相勖。
古道谅寡谐,遂令伤局促。
《赋得何仲默》是明代李攀龙的作品,展现了其诗歌艺术的多面性。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属山东)人,是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他与谢榛、王世贞等共同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被尊为“宗工巨匠”,对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仲默自天秀,弱龄负遐瞩。十六游京邑,艺苑策高足。
挥毫坐华观,怀人理清曲。归来放情志,日晏从所欲。
结好玩遗芳,明德以相勖。古道谅寡谐,遂令伤局促。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何仲默这位文人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其才华和人格的敬仰。诗中不仅赞扬了何仲默的天资和早年的成就,还表达了对其在艺术领域内追求卓越和不断探索的精神的钦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于道德品质的追求。
《赋得何仲默》不仅是李攀龙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李攀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