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
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
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有感四首·其四》,是作者追怀亡兄金吾延伯的作品。李商隐是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河内(今河南郑州)。他出生于一个没落官僚家庭,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十六岁中进士,曾任检校秘书郎和泾原节度使幕僚,后辞官居荥阳故里。因处于唐敬宗、唐文宗两朝变革之际,对当时政治十分不满,眼着时事变幻,常感前路茫茫。他的诗歌构思缜密,感情真挚,意境幽邃,语言华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有感四首·其四》中,李商隐表达了对亡兄金吾延伯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中提到“散尽”二字,表明了金吾延伯歌姬已经散尽,这是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一种感慨。同时,诗中的“金吾”,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警卫官员,而“延伯”则是金吾的别称。《有感四首·其四》全篇为:
追怀亡兄金吾延伯歌姬散尽有感集句 其四
忆昔金吾初度日,
散尽歌姬与舞僮。
今日兵随斗粟贵,
将军谁肯发仓中?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散尽”、“歌姬”、“舞僮”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昔日欢乐的场景和现在凄凉的情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