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
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

【注释】

玉笛:泛指精美的乐器。暗飞声:声音细微而悠扬。

妾:女子自称,这里指自己。江上水:泛指南方的江河。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

【赏析】

这首诗是怀念亡兄金吾延伯之妻的歌姬的。诗中以“谁家玉笛暗飞声”起兴,以“总是乡关离别情”点明主题,以“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结束全诗,表达了对亡兄之妻深切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浑融。

“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首句写景,以“玉笛”起兴,以“暗飞声”点题,以“乡关离别情”点明主题。玉笛是古代一种用玉石制成的管乐,其音色清越宛转,常用以表达哀怨的情怀。“暗”字写出了玉笛声的悠长、幽远和凄切,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不安。“总是乡关离别情”一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这是一首怀念亡兄之妻的诗。

“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后两句抒情,以“妾梦”作引子,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妾”字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离”字写出了自己对亡兄之妻的思念,也表现了自己的悲凉之感。“夜来还到洛阳城”,这句的意思是说,妻子在梦中也会来到自己身边,虽然她身处江南的江上,但是每当夜深人静时,她还会梦到洛阳城,梦到亡兄之妻,从而表现出夫妻之间深沉的爱意。

【集句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都是一联,共四联。第一联为“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第二联为“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第三联为“江水无情留不住,海沙有意隔征帆”,第四联为“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这四联都是写景抒情。前三联都是从侧面描写,最后一句才直接写到自己。

第一联:“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玉笛声是暗飞的,但并不是因为玉笛声的微弱而难以分辨,而是由于玉笛的声音过于清脆悦耳而让人无法分辨它的来源。“总是乡关离别情”,玉笛声之所以如此动听,是因为它是来自远方的故乡,它所奏出的乐曲都充满了乡关离别的哀愁。这里的“总是”两字表明玉笛声是一种常见的、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并非只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场合或时刻。同时,它也暗示着这种乡关离别的哀愁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情感,被人们所共同感受和共鸣。

第二联:“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妾梦见的是江水而不是明月,可能是因为江水比明月更容易引起人的回忆和思念。同时,江水也是最容易让人联想到故乡的地方之一,因为它承载着家乡的美景和记忆。而“夜来还到洛阳城”则更加突出了一种时空交错、跨越千里的思念。夜晚的江水似乎也在等待着什么,仿佛是在等待那个遥远的人的到来。

第三联:“江水无情留不住,海沙有意隔征帆。”江水无情地阻挡住了征人的去路,而海沙却有意地将征帆分开。这两句既表现了江水的无情,也揭示了海沙的有意;既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无常感伤。

尾联:“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这两句是全诗最感人的句子之一。它表达了诗人对亡兄之妻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如同江水一样源远流长、无穷无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她,心中就会产生无尽的情感波动;这种情感波动就像是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永远流淌在诗人的心头。

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亡兄之妻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富有画面感;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韵律感;结构严谨紧凑、富有层次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