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刘
【注释】 玉笛:泛指精美的乐器。暗飞声:声音细微而悠扬。 妾:女子自称,这里指自己。江上水:泛指南方的江河。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 【赏析】 这首诗是怀念亡兄金吾延伯之妻的歌姬的。诗中以“谁家玉笛暗飞声”起兴,以“总是乡关离别情”点明主题,以“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结束全诗,表达了对亡兄之妻深切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浑融。 “谁家玉笛暗飞声
以下是对《悼长孺集句四首 其三》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诗句解读: - 磬声初尽漏声长:描述了夜晚的宁静,随着时间的流逝,磬声逐渐消失,而漏声却越来越长,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氛围。 - 添得离人两鬓霜:通过描绘离人的白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痛的感受,以及岁月在人脸上留下的痕迹。 - 阶下青苔与红叶:通过青苔和红叶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九原何处不心伤
注释:千山万水,玉人遥隔,人事音书,都显得寂寞。 惆怅一年春又去,更无消息到今朝。 赏析:此诗以“感”为题,是诗人在追忆亡兄金吾延伯之后所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亡兄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感慨。 首句“千山万水玉人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远方的山水之景,同时暗喻了逝去的亲人如同遥远的地方一般难以触及。这里的“玉人”指的是亡兄,表达了对亡兄深深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窗残夜月人何在,一见清明一改容。 坠叶飘花难再复,生离死别恨无穷。 注释:残破的窗户中,夜晚的月光已经消逝了,那人影在哪里呢?每当到了清明节,我就会改变面容,因为这时的心情和往日大不相同。那些凋零的叶子、飘落的花,再也难以重现,而生死离别的悲痛之情却是无尽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逝去的亲人长孺的深切怀念之情的表达。全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哀伤。
注释: 湿云如梦雨如尘,自有春愁正断魂。 人面不知何处在,空留莺语到黄昏。 译文: 乌云密布如同梦境,雨水纷纷如同尘埃,春天的忧愁已经让我感到心碎和绝望。 人的脸庞不知去向哪里,只剩下莺鸟的鸣叫声直到黄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兄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春天的哀伤。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诗中“湿云如梦雨如尘”一句,将乌云、小雨与梦境相结合
注释: 1. 残花怅望近人开,南国佳人去不回。 残花:凋零的花朵。怅望:怅然若失地凝望着。近人开:花儿在人们走近时盛开。 2. 回首可怜歌舞地,年年春色为谁来。 回首:回顾过去的事情。可怜:可惜,可哀。歌舞地:曾经歌舞的地方。年年春色为谁来:每年春天的景色都为谁来欣赏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怀念亡兄的诗作,表达了他对亡兄的深切怀念之情。全诗以残花、南国佳人为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
《悼长孺集句四首·其二》是明代诗人丘刘的作品,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莺声不散柳含烟: “莺声”指的是黄莺的鸣叫声,“柳含烟”则形容春风拂过柳树时,仿佛烟雾般朦胧的景象。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莺鸟的歌声与轻柔的春风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2. 寒食家家送纸钱:
以下是对这首诗《悼长孺集句四首 其一》逐句的解读: 1. 诗句释义:江流曲似九回肠,愁思非春亦自伤。 - 江流曲似九回肠:江水蜿蜒曲折,如同九条曲折的长肠,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流动。 - 愁思非春亦自伤:忧愁之情不是春天特有的,即使是春天也让人感到悲伤。 2. 译文: 江水曲折蜿蜒,如同九条曲折的长肠,让我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孤独。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感到深深的忧愁
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 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
千山万水玉人遥,人事音书谩寂寥。 惆怅一年春又去,更无消息到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