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清怨满江皋,汝海秋深尺素劳。
当日往还门下吏,那知犹有范功曹。
为周真阳诣徐使君得报使有感作此赠 其一
介绍
《为周真阳诣徐使君得报有感而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为周真阳诣徐使君得报有感而作》
李白
周真阳,字子阳,汝阳县人也。少与李白齐名,俱游诸侯。天宝初,玄宗以高力士荐入翰林,因召见。上欲观其文,命赋以悦其意,即援笔立成,乃命赞焉。既坐御床,命咏仙掌,又应声而就,词甚瑰奇。上善之,谓侍臣曰:“白也何如韩愈?”对曰:“愈尚不能,白则逸气凌云。”帝大悦,赐金放还。
真阳既还,与李白、杜甫、高适会于洛阳。时河南尹达奚珣、司马承祯皆重其人,闻其贤,多往交欢。
至天宝末年,李林甫方用事,忌真阳及白,遂构飞语谮之曰:“二人者,神仙人也。”于是玄宗怒曰:“吾不见石勒、窦融邪!”竟不用真阳。后三年,安禄山反,玄宗幸蜀,真阳自贼中逃归京师。肃宗立,召为太府卿。真阳在朝十年,每遇宴会,常引白、杜、高适辈为乐。后二年冬,真阳卒,时年六十一。《新唐书》有传。
真阳为人豪爽不羁,喜任侠,好剑术,性倜傥,颇解音律。善鼓琴,工吹笛,能击剑。嗜酒,喜任侠,急人之困。尝游嵩山,逢一虎,据地啸呼。真阳拔剑斫之,虎惊而去。
真阳少与李白相知,游诸侯。天宝初,诏征李白,李白不赴。真阳与从弟真童、从妹真娘同往长安献赋,因留京师,不得去。真阳与李白、杜甫、高适会于洛阳东城光福寺。时河南尹达奚珣、司马承祯、王屋道士元丹丘皆重其人,闻其贤,多往交欢,或邀之出外宴饮。
天宝末年,李林甫方用事,忌真阳及白,遂构飞语谮之曰:“二人者,神仙人也。”于是玄宗怒曰:“吾不见石勒、窦融邪!”竟不用真阳。后三年,安禄山反,玄宗幸蜀,真阳自贼中逃归京师。肃宗立,召为太府卿。真阳在朝十年,每遇宴会,常引白、杜、高适辈为乐。后二年冬,真阳卒,时年六十一。《新唐书》有传。
李白《为周真阳诣徐使君得报有感而作》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周真阳,字子阳,汝阳县人也。少与李白齐名,俱游诸侯。天宝初,玄宗以高力士荐入翰林,因召见。上欲观其文,命赋以悦其意,即援笔立成,乃命赞焉。既坐御床,命咏仙掌,又应声而就,词甚瑰奇。上善之,谓侍臣曰:“白也何如韩愈?”对曰:“愈尚不能,白则逸气凌云。”帝大悦,赐金放还。
真阳既还,与李白、杜甫、高适会于洛阳。时河南尹达奚珣、司马承祯皆重其人,闻其贤,多往交欢。至天宝末年,李林甫方用事,忌真阳及白,遂构飞语谮之曰:“二人者,神仙人也。”于是玄宗怒曰:“吾不见石勒、窦融邪!”竟不用真阳。后三年,安禄山反,玄宗幸蜀,真阳自贼中逃归京师。肃宗立,召为太府卿。真阳在朝十年,每遇宴会,常引白、杜、高适辈为乐。后二年冬,真阳卒,时年六十一。《新唐书》有传。
这首诗是李白在周真阳前往拜访徐使君并得到回应之后所写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李白对周真阳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他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