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清怨满江皋,汝海秋深尺素劳。
当日往还门下吏,那知犹有范功曹。
《为周真阳诣徐使君得报使有感作此赠 其一》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全文如下:
使君清怨满江皋,汝海秋深尺素劳。
当日往还门下吏,那知犹有范功曹。
接下来将逐一对这首诗词进行逐句解释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使君清怨满江皋”: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徐使君,而“清怨”表明徐使君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哀愁。整个句子表达了徐使君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 “汝海秋深尺素劳”:这句话中的“汝海”可能是指徐使君的家乡或者他所在的地方,秋天的汝海显得更加深沉,而尺素则指书信或消息。这句话暗示了徐使君因某种原因而感到疲惫或劳苦,可能是因为收到了一些令人失望的消息。
- “当日往还门下吏”:这句话中的“门下吏”指的是古代官职名称,通常指在朝廷中担任文书工作的官员。这句诗可能是在回忆过去与徐使君之间的来往和互动,或者是在感慨徐使君昔日的风采。
- “那知犹有范功曹”:这里的“范功曹”可能是指一位名叫范功曹的人,而“那知”则是表示惊讶或意外。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已经很久没有与范功曹见面了,但是仍然没有想到他仍然保持着这样的风范和才华。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范功曹的敬佩之情。
- 译文注释
- “使君”:指徐使君。
- “清怨”:形容徐使君心中的悲伤和不满。
- “汝海”:指徐使君的故乡或所在地。
- “秋深”:秋天的景色,这里用来象征徐使君的心情。
- “尺素劳”:书信带来的劳累和辛苦。
- “当日”:指过去的时光。
- “往还”:往来,交流。
- “门下吏”:古代官职名称,通常指在朝廷中担任文书工作的官员。
- “范功曹”:范功曹可能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也可能是李攀龙的朋友或熟人。
- 赏析
- 李攀龙通过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他对徐使君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回顾。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感情描写,使得这首古诗充满了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 整首诗通过对徐使君的描述,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同时,他也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 在创作手法上,李攀龙采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例如,他将徐使君比作江皋上的孤鸿,将汝海比作深秋的大海,都形象地描绘了徐使君的孤独和坚韧。
- 写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攀龙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作为明朝的一位文人,李攀龙可能曾在官场上有所失意或挫折,因此他可能会借此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他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 名家点评
- 这首诗被认为是李攀龙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示了李攀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它也被认为是明代诗歌的佳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对徐使君的敬仰和对其历史的回顾。同时,它也展示了李攀龙的独特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