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当日渡兰津,铜柱西南尽外臣。
才子似君难便得,始知元不为巴人。
注释:
汉家:汉朝。铜柱:指汉武帝在西南设立的郡县,如越巂、牂柯等。元:即元帝。始知元不为巴人:意思是才子之才不如你,所以元帝才没有把你当做巴人看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感慨。
第一句“汉家当日渡兰津”,描绘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场景。兰津,位于今天的云南省大理市境内,是古代通往印度的一条重要商道。这句诗通过这个历史背景,暗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第二句“铜柱西南尽外臣”,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在西南设立的郡县。铜柱是用来标识边界的重要标志物,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这句诗通过这个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尊重。
第三句“才子似君难便得”,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解释和升华。才子,是指有才华的人;君,是指君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像你这样的人才难得一见,难以得到。这里的“难便得”既表达了对才能的赞赏,也暗示了人才的稀缺性。
第四句“始知元不为巴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才知道元帝并不是把像你这样的人视为巴人(即少数民族)。这里的“巴人”指的是少数民族,而“元”则是指元帝。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看法,即不应该因为出身而轻视人才。
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也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