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赋悲哉,西山爽气开。
白云海色断,落日秋阴来。
砧高长乐苑,雁下华阳台。
如何此时望,客思转难裁。
登省中楼
萧瑟赋悲哉,西山爽气开。
白云海色断,落日秋阴来。
砧高长乐苑,雁下华阳台。
如何此时望,客思转难裁。
注释:
- 萧瑟赋悲哉:这里的“萧瑟”指的是秋天的气息,而“悲哉”则是感叹之情。诗人在秋季登上了省中楼,感受到了萧瑟的秋风,内心充满了悲凉之感。
- 西山爽气开:西山在此处指的是位于京城西边的终南山,这里的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里登高望远,可以领略到山间清爽的空气和开阔的视野。
- 白云海色断:这里的“白云”指的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而“海色断”则是指云彩的颜色如同大海一样广阔、深邃。诗人通过描绘云彩的色彩,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 落日秋阴来:这里的“落日”指的是太阳落下的景象,而“秋阴”则是指夕阳下的景色。诗人通过对夕阳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傍晚时分的感受。
- 砧高长乐苑,雁下华阳台:这里的“砧”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来敲击以表达情感;“长乐苑”是古代的一个皇家花园;“华阳台”则是一处著名的观景台。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观,表达了自己在登楼时的所见所闻。
- 如何此时望,客思转难裁:这里的“如何”表示疑问,询问自己的感受;“客思”则是指旅途中的思念之情;“转难裁”则是指内心的思念之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诗人通过对这种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和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季登楼所见所感的诗歌。诗人在秋季登上了省中楼,感受到了萧瑟的秋风,内心充满了悲凉之感。他通过描绘西山的风光和云彩的颜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他还通过对落日、砧声、长乐苑和华阳台等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