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禋趋岁序,陟降俨昭回。
容物中原在,乾坤北极开。
松楸千骑入,风雨百灵来。
共话犁庭役,遗兮重可哀。

【诗句注释】

长陵:即明陵,指唐宣宗李忱的昭陵。

明禋(yīn吟)趋岁序:在祭典上,人们恭敬地祈祷新年的到来并祈求岁序平安。

陟降俨(yǎn掩)昭回:意指升迁和下降,都显得庄重肃穆。

容物中原在:意指包容万物,就像中国的疆域一样宽广。

乾坤北(bó伯)极开:意指天地之间,北极星是最为明亮、最引人注目的。

松楸(qiūqiú求秋)千骑入:松树和楸树上有成千上万的人骑着马来此祭祀。

风雨百灵来:风和雨都为这祭祀而来到。

共话犁庭役:共同讨论耕种田地的工作。

遗兮重可哀:留下的痕迹是如此令人悲伤。

【译文】

在祭祀中,人们在祈愿新年的到来并祈求岁序平安,升迁和下降都显得庄重肃穆,就像包容万物的中原大地一样宽广。天地之间的北极星,是最明亮、最引人注目的。成千上万的人骑着马来到墓地祭祀,风和雨都来此参加祭祀,共同讨论耕种田地的工作。留下的遗迹是如此令人悲伤。

【赏析】

这首《长陵》,是诗人于唐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应诏赴洛阳时所作。当时诗人已由翰林学士转左散骑常侍、知制诰,又任中书舍人,因与宰相李宗闵、牛僧孺不合而罢。此诗即为作者去洛阳途中所写。

“明禋趋岁序”,点题。祭祀活动开始,大家怀着虔诚的心情祈祷新年的到来并祈求岁序平安,升迁和下降都显得庄重肃穆,就像包容万物的中原大地一样宽广。这是对祭祀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内心的虔诚。

“容物中原在,乾坤北极开”,是对整个国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深深的热爱。这里的“容物中原在”和“乾坤北极开”都是比喻,分别表示包容万物的中原地区和广阔的天地,表达出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松楸千骑入,风雨百灵来”,是对祭祀活动的描写。松柏和楸树都有千年的历史,因此用“千骑”来描述它们的数量,表示人们对它们的尊重和敬仰。风吹雨打,但人们仍然来到这里参加祭祀,这体现了人们的虔诚和坚定的信念。

“共话犁庭役,遗兮重可哀”,是诗人对自己经历的回顾和感慨。在洛阳期间,诗人曾参与过耕种田地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辛勤劳作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然而,这些努力却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让人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惋惜。

这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深深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