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春尽芭蕉未着花,玉兰双倚丽人斜。
何如南郡从游日,一面红妆出绛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黄庭坚应友人之请所作的,他在文中巧妙地将“芭蕉”与“仕女”结合,创作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图画。

全文如下:

吾友周真阳,以芭蕉仕女画一幅见示,其意甚佳。余观其所画,皆取自然之物,以表现人之精神境界,非徒工于技巧而已。然吾辈当世之人,多以富贵荣华为乐,而不知世间有如此清高之士,乃能以笔为刀,以纸为布,画出如此意境深远之画。此真吾辈所不及也。

吾观此画,心生感慨。夫芭蕉之树,生于山野之中,生长于风雨之中,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吹雨打,始终保持其清高之性。而仕女则生于繁华之地,受世俗之束缚,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两者虽生于不同之地,但其精神境界却如出一辙。

吾友周真阳之所以能画出如此意境深远之画,实乃得益于其高超之技艺,以及其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他能够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使人在欣赏之余,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哲理。

吾辈当世之人,应当学习周真阳之精神,不为物质所累,不为名利所困,保持一颗清净之心,追求真正之人生价值。愿吾友周真阳之画,能激励吾辈之人,共同追求高洁之人生境界。

此文表达了黄庭坚对友人画作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