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象贤明府

汉家当日渡兰津,铜柱西南尽外臣。
才子似君难便得,始知元不为巴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周象贤明府》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周象贤及其才华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创作背景:据《赠周象贤明府诗解》记载,此诗作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当时李攀龙在刑部广东司主事任上。在这首诗中,李攀龙表达了对友人周象贤才华与际遇的感慨。诗中不仅赞美了周象贤的才学,还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友人命运的同情。

  2. 主题思想:全诗以“赠”字开头,直接表达了对周象贤的敬意和祝福。诗中的“汉家当日渡兰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对周象贤才学的钦佩;而“铜柱西南尽外臣”,则暗示了周象贤虽才高八斗,但身处逆境,难以大展宏图。诗人用“才子似君难便得,始知元不为他人”来揭示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鼓励,希望他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才学,不被困境所摧。

  3. 艺术特色:李攀龙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明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诗歌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友谊、对理想的深刻感悟。此外,李攀龙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他的诗既有古风古韵,又不乏新的尝试和突破,为后来的诗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赠周象贤明府》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才情的诗篇,更是李攀龙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深入理解并欣赏这首诗,可以进一步领悟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