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

锦溪人醉接䍠斜,邀客看花右史家。
右史未归休下马,长安城里正看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是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的作者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生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卒于万历三十四年。他出身于山东历城的一个贫苦家庭,自幼酷爱诗歌,厌恶训诂之学。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诗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尊称为“宗工巨匠”。
  1. 诗作原文
    锦溪人醉接䍦斜,邀客看花右史家。
    右史未归休下马,长安城里正看花。

  2. 诗歌赏析

  • 李攀龙的这首《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游赏锦绣川时的喜悦心情。首句“锦溪人醉接䍦斜”,描绘了锦溪人饮酒作乐、醉意盎然的情景;次句“邀客看花右史家”则点明了这是一次邀请友人一同观赏美景的活动。第三句“右史未归休下马”,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及时归来的遗憾;最后一句“长安城里正看花”,则表现了诗人在京城长安城里欣赏盛开的牡丹花的景象。
  •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还体现了他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尊重。诗中的“右史”可能指的是一位文士或官员,而诗人邀请他一同观赏牡丹花,可见诗人对艺术之美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李攀龙在辞官回乡后曾与友人刘天民、许邦才同游锦绣川。他们三人在游览过程中共同创作了这首《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这首诗的创作不仅展示了李攀龙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集的风雅生活和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

李攀龙的《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欣赏之情的佳作,也是明代文人文化生活和审美情趣的一种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中后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