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许郭殷见枉鲍山山庄

玉壶春酒石榴殷,此日中林见往还。
堪是樽前几知己,那能不爱叔牙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许郭殷见枉鲍山山庄》是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古诗。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明山东历城人,是“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之一。他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并称,主张诗歌复古。

李攀龙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诗歌形式的探索上。他擅长七言近体诗,但在诗歌风格上,他的诗歌被批评为“瞎唐诗”。然而,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作以其声调著称,但古乐府似乎过于临摹帖,并无可观之处。李攀龙在文学创作中也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学的深厚功底和理解。他在诗歌创作上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和风格,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力求创新。

《秋日许郭殷见枉鲍山山庄》不仅是李攀龙的一首诗,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