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谁遣明珠掌上来,秋风吹笼石榴开。
若非金谷园中树,定是河阳县里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明府见惠榴柿(其二)》是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描绘石榴的盛开和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李攀龙,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善于运用典故,表达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李攀龙在诗歌创作上深受唐宋诗词的影响,尤其是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他能够很好地吸收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诗歌原文与翻译:首句“谁遣明珠掌上来,秋风吹笼石榴开”描绘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石榴被精心采摘,象征着珍贵的礼物。次句“若非金谷园中树,定是河阳县里栽”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这份礼物来自一个美丽的地方,可能是金谷园也可能是河阳,这样的描述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浪漫的氛围。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石榴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榴的美丽及其带来的欢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诗意又不乏哲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语言的精炼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张明府见惠榴柿(其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秋天石榴花开的诗,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展现了李攀龙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