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殿卿

扁舟归去五湖春,愁见红颜掌上新。
明月自闲歌舞地,秋风憔悴捧心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殿卿》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下面将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李攀龙是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之一,他在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曾主盟文坛20余年。
  • 他的文学创作对后来的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宗工巨匠”。
  1. 诗歌原文
  • 故园春草后,书札问同袍。
  • 海岳游当壮,风尘卧正高。
  • 大名诗里出,浮世酒中逃。
  • 顾我仍多病,时危小吏劳。
  1. 诗歌鉴赏
  • 《答殿卿》通过描绘故园的景象、游历海岳的高远、诗歌的成就以及个人生活的艰辛,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 其中“书札问同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而“时危小吏劳”则反映了作者面对国家危机时的责任感。
  1. 诗歌背景
  • 《答殿卿》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作品。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化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往往需要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答殿卿》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李攀龙个人精神世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对时代的回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