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府自罗山移东安

仙令风流自汝阳,三台荐疏满明光。
不缘驯雉闻当宁,那得飞凫入帝乡。
地近五云窥制锦,天回列宿映垂裳。
折腰未是君家事,珍重弹琴单父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明府自罗山移东安》是明代李攀龙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当时文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状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他与谢榛、王世贞等一同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被尊为“宗工巨匠”。
  1. 诗词原文
  • 仙令风流自汝阳,三台荐疏满明光。
  • 不缘驯雉闻当宁,那得飞凫入帝乡。
  • 地近五云窥制锦,天回列宿映垂裳。
  • 折腰未是君家事,珍重弹琴单父堂。
  1. 诗歌解析
  • “仙令风流自汝阳”:这里的“仙令”指的是仙人的旨意,“风流”形容文雅潇洒,而“自汝阳”则可能是指诗人本人或是其家乡的地名。
  • “三台荐疏满明光”:三台是古代帝王的三种官职,这里指代诗人因才华被举荐。
  • “不缘驯雉闻当宁”: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不为尘世所动的超然态度,意指不被权贵所动摇。
  • “地近五云窥制锦,天回列宿映垂裳”:描述了诗人所在之地的美景,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
  • “折腰未是君家事,珍重弹琴单父堂”: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宁愿保持自己清高的身份,也不为世俗所屈。同时,也提到了他的另一个爱好——弹琴,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陶明府自罗山移东安》不仅是一首描绘个人境遇与抱负的作品,也是对明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种艺术表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时代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