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员外家宸翰楼

君家司寇此楼居,奕叶承恩片帖馀。
帝自经筵传翰墨,人从册府见图书。
烟云绕槛生春色,牛斗开函散楚墟。
弦诵只今诸弟满,韦贤相业好谁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员外家宸翰楼》是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刘员外的家族荣耀及其所居之地的宏伟景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家国的深情与抱负。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李攀龙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完美,同时也注重内容上的深刻和情感的真挚表达。李攀龙与当时的其他文学家共同倡导了文学中的复古运动,这一运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诗歌原文:君家司寇此楼居,奕叶承恩片帖馀。帝自经筵传翰墨,人从册府见图书。烟云绕槛生春色,牛斗开函散楚墟。弦诵只今诸弟满,韦贤相业好谁如?
  3. 主题解析:诗中的“君家司寇此楼居”指的是刘员外家族世代相传的显赫地位与荣耀。而“帝自经筵传翰墨”则反映了皇帝对于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刘员外家族与国家的关系紧密而深厚。此外,“人从册府见图书”可能意味着家族中不乏学识渊博之人,他们通过阅读典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最后,“弦诵只今诸弟满”,描述了家族中子弟众多,且都致力于学习和传承家族的文化遗产。
  4. 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七言律诗的分析可以看出,李攀龙的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更在传达情感、反映社会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家族的颂扬,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的一次记录,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刘员外家宸翰楼》不仅是一首描写家族荣耀和个人志向的诗歌,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成就非凡,也在历史文化层面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