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即事

无嗟风土异,已自邈关河。
村舍人烟少,旗亭酒幔多。
春寒芳草歇,天阔断鸿过。
长路方兹始,微名奈若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江即事》是明代诗人叶向高的一首五言律诗,而非王世贞的作品。这首诗作于渡江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叶向高(1526年—1599年),字长民,号列朝,浙江嘉兴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与高攀龙、邹元标并称“东林三杰”,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叶向高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无嗟风土异,已自邈关河。
    村舍人烟少,旗亭酒幔多。
    春寒芳草歇,天阔断鸿过。
    长路方兹始,微名奈若何。

  2.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渡江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其中,“无嗟风土异”反映了诗人面对不同地域文化时的态度;“已自邈关河”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朝廷之间的距离感。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旗亭酒幔多”、“天阔断鸿过”,诗人不仅营造了一种宏大的历史场景,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体现了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 历史背景:作为明代文人,叶向高的创作深受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渡江即事》可能反映了明朝晚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通过对渡江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渡江即事》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明代文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它不仅展示了叶向高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深刻性。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