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与使君 其二

我辈还堪见,人间已厌闻。
大都常谢客,不次各离群。
病酒仍耽句,青山自白云。
春来论数子,飘泊有如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子与使君 其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信息:

  1. 作者简介
  • 李攀龙,字沧溟,号沧溟山人,明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李攀龙的诗作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对后代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老蔓成帷网四邻,纷纷落蕊霅溪滨。
    婵媛初服能无客,窈窕空山若有人。
    杨柳摧残彭泽隐,桃花俗杀武陵春。

  2. 诗意解析

  • 老蔓成帷网四邻:“老蔓”指垂丝海棠或紫藤等植物的老枝,“成帷”形容其繁密到像帐篷一样环绕四周。这里的“网四邻”形象地描绘出植物的繁盛,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纷纷落蕊霅溪滨: “纷纷落蕊”描绘了花朵纷纷落下的景象,“霅溪滨”则特指某处溪流旁。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落花的场景,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缅怀。
  • 婵媛初服能无客: 这句中的“婵媛”意为美丽动人,“初服”可能指的是女子的初妆,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过往时光的一种感慨。
  • 窈窕空山若有人: 这里的“窈窕”形容女性的优雅,“空山”则给人一种空旷、寂静的感觉。这两句话通过对比空山与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渴望。
  • 杨柳摧残彭泽隐: 这句话中提到“彭泽”,是东晋时期的一个地名,而“摧折”则是用来形容柳树被风折断的情景。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变迁的感慨。
  • 桃花俗杀武陵春: “武陵春”是武陵这个地方春天的景色,而“俗杀”则表示这里的风景过于庸俗,无法与武陵春相提并论。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其被破坏的遗憾。

李攀龙的《寄子与使君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叹与感慨的诗,更是一次对友情、对自然美的深度思考。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