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
交态疏能变,时名久自休。
中原来病色,万里入春愁。
不是忘机客,还惊海上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
交态疏能变,时名久自休。
中原来病色,万里入春愁。
不是忘机客,还惊海上鸥。
。
《春日闲居其六》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原文:
春昼自幽闲,无妨野客来。
不须携酒去,醉后有谁回?
译文:
春天的白天我独自悠闲自在,没有妨碍客人前来拜访。
不必带着美酒一同前往,即使喝得酩酊大醉回来又有谁能记得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通过”春昼自幽闲”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在春日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并且没有被外界事务打扰。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即便是在饮酒作乐的时候,也有人无法记住醉酒后的自己,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自在。
王安石(1023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尊称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