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
交态疏能变,时名久自休。
中原来病色,万里入春愁。
不是忘机客,还惊海上鸥。
【注释】
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指隐居。乞归:指隐居。
交态疏能变,时名久自休:形容人情世态变幻无常,功名利禄等世俗的东西早已不放在眼里了。
中原来病色,万里入春愁:中原,指长安;来长安后,身体不适,所以感到生病。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不是忘机客,还惊海上鸥:意思是说我不是那些忘情山水、远离红尘的隐士,却仍然被海上的鸥鸟所惊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洛阳期间所作,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首句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已经请求过归田隐居,但是君主却已经批准了。第二句则表示自己隐居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希望脱离官场而已。两句一问一答,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态度和决心。
“交态疏能变,时名久自休。”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人情世态变幻无常,而功名利禄等世俗的东西早已不放在眼里了。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薄和超然。
“中原来病色,万里入春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洛阳的生活状态。诗人因为长期居住在洛阳,身体不适,感到生病。同时,他也思念着家乡万里之外的景象,产生了深深的愁绪。这种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不是忘机客,还惊海上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喜爱。他不满足于官场的喧嚣和纷争,而是向往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因此,他常常受到海上鸥鸟的惊动,这种惊动并非出于敌意,而是因为鸥鸟的悠然自在和自由无拘让他心生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隐居愿望和对官场厌倦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洛阳的生活和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