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可人肠,登登步觉强。
山容云半吐,秋色雁初翔。
霜犯枝头浅,风交水面长。
沙行双白鹭,惊见捕鱼郎。
【解析】
这是唐代王绩的《野望》一诗。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秋山夕照图。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三组排律句:前两联写登高所见之景色;第三、四联写近观所见之景物。第一联“野外可人肠”,意思是说,野外风光令人赏心悦目。第二联“山容云半吐”,意思是说,山上的景色好像有一半露出在云中一样。第三联“秋色雁初翔”意思是说,秋天的景色和飞起向南的大雁一样。第四联“霜犯枝头浅”,意思是说,寒露打在树枝上就像浅浅的白霜。“风交水面长”,意思是说,风吹过湖面就像长长的水草。“沙行双白鹭”的意思是说,沙滩上行走着一对对的白鹭。
【答案】
译文:
野外风光使人愉悦(野外可人肠)。
一步步攀登觉得身体更强壮。
山景好像有一半被云雾遮掩。
秋天的景色好似刚刚起飞南飞的大雁。
寒露打在树枝上好像浅浅的白霜。
风吹过湖面就像长长的水草。
沙滩上行走着一对对的白鹭。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五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诗人登山远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野外可人肠”,直陈其乐。“野外”即野外山林,是远离尘嚣的地方,也是人们游憩之所。“可人肠”意指此处风景迷人,令人心旷神怡。次句“登登步觉强”,进一步描绘了登山远望的情景。这里既表现了山势的险峻,又表现了诗人登山远行的豪情壮志。
三四两句“山容云半吐”,是诗人登高远望所看到的景色。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景的壮丽。“秋色雁初翔”是诗人登高远望看到的景象。大雁是候鸟,每年秋季迁徙到南方避寒。“秋色”指的是秋天的景色。“初翔”是刚刚飞翔的意思。这里既表现了秋天景色的美,又表现了大雁南飞的壮观景象。
五六两句“霜犯枝头浅”,“风交水面长”,则是诗人近看所看到的景色。“霜”、“风”都是自然界的现象。“浅”和“长”分别是“霜”和“风”的状态,是形容词,用来修饰“霜”和“风”。诗人用“浅”与“深”、“长”对比来描绘“霜”和“风”的特征。“霜犯枝头浅”写的是早晨霜气未重时枝头露水的情况。“风交水面长”,写的是在风力较大时水面波动的情况。这两句通过“霜”和“风”的变化,展现了不同时间的自然风貌。
最后两句“沙行双白鹭,惊见捕鱼郎”写的是诗人看到渔民捕鱼的情景。诗人站在沙滩边行走时,突然看到了捕鱼的渔夫。这里的“沙行”指的是行走在沙滩上。“捕鱼郎”是渔民的代称。诗人看到渔民捕鱼,感到惊讶,于是停下脚步观看。这里的“双白鹭”指的是成对的白鹭。诗人看到成对的白鹭在沙滩上行走,便停下来观察。
整首诗歌通过对山水、树木、鸟类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天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