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饵休官懒,蓬高谢客深。
浊醪殊解事,高枕自知音。
老大翻陵劲,文章岂陆沈。
浮云终日在,潇洒竟何心。
春日闲居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闲居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宁静与超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诗篇原文:
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
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
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
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
睡足起闲坐,景晏方栉沐。
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
饥来恣餐啜,冷热随所欲。
饱竟快搔爬,筋骸无检束。
岂徒畅肢体,兼欲遗耳目。
便可傲松乔,何假杯中渌。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
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
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
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
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
圣人不得所,概然叹时命。
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
得所仍得时,吾生一何幸。
劳者不觉歌,歌其劳苦事。
逸者不觉歌,歌其逸乐意。
问我逸如何,闲居多兴味。
问我乐如何,闲官少忧累。
又曰:问我俸厚薄,百千随月至。
又曰:又问年几何,七十行欠二。
所得皆过望,省躬良可愧。诗篇注释:
- 陶云爱吾庐:陶渊明喜爱自己的房屋。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以其田园诗和隐逸生活闻名于世。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环境的喜爱和向往。
- 吾亦爱吾屋:我也喜爱自己的屋子。这里的“屋”指诗人的居所或住所。
- 聊以慰幽独:聊以慰藉我的孤寂。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生活中寻找慰藉的心情。
- 三月半:农历三月十五日之前的一半。三月半是农历中的一个特殊日子,古人有在这一天进行祭祀等宗教活动的习俗。
- 花落庭芜绿:花儿凋谢后,庭中的草地变得绿色。这里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结束的感受。
- 晨鸠鸣:清晨的鸠鸟开始鸣叫。鸠鸟通常被视作勤劳的象征,此处暗示着诗人对勤劳生活的欣赏。
- 春睡足:春日里的懒散之态。春天的睡眠往往伴随着舒适和放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春天里懒散的状态。
- 今日非十斋:今天不是斋戒的日子。斋戒是道教或佛教修行者为了净化心灵而进行的戒食清净的活动,诗人用此表达自己并不拘泥于这种形式的生活。
- 诗篇翻译:
- 陶渊明爱吾庐,我也爱吾庐。
- 我屋内有琴书,聊以安慰我的孤独。
- 此时已是三月半,庭院里落花满地绿。
- 晨曦中传来鸠鸟的叫声,窗前春天已让我睡得够饱。
- 醒来闲坐,太阳已经高照才去梳洗。
- 今日非斋戒之日,厨房里厨童送来了美味佳肴。
- 饥饿时便大口进食,冷热任凭自己喜好。
- 吃得饱饱之后舒服地搔抓,筋骨毫无不适之感。
- 不仅仅是身体得到满足,还希望耳朵也能享受音乐之美。
- 可以像松乔一样自在,何必羡慕杯中美酒?
- 池塘里春水平静如镜,群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
- 新林郁郁葱葱,鸟儿在其间欢快地歌唱。
- 这时我也感到轻松自在,远离尘世烦恼。
- 鱼鸟与人虽然不同,但都归于自然本性。
- 想起古代的山梁上的雉鸡,感叹时光流逝让人感慨万分。
- 圣人不得其所,感慨良多地叹息人生无常。
- 我现在能对飞禽走兽唱歌,快乐无比。
- 所得皆超出我的期望,反省自己深感惭愧。
《春日闲居三首》不仅是一首表现春天美景和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更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追求,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