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晋江黄钦甫宿飞云顶

天畔移孤枕,峰头卧五城。
银河垂地落,珠斗近林横。
闽越苍烟合,蓬莱碧草平。
未须愁罔两,中夜火轮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晋江黄钦甫宿飞云顶》是叶春及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叶春及艺术才华的体现,也反映了其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叶春及简介:叶春及,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叶春及工诗文,有《石洞集》。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仅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更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他的诗作中常蕴含着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以及对人生、自然的独特见解。
  1. 诗作原文
  • 天畔移孤枕:形容夜晚时分,诗人独自一人躺在峰顶之上,仿佛银河悬挂于天际,星辰如珠般散落于林木之间,形成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 峰头卧五城:描绘了诗人在山巅之上所感受到的壮阔景象——一座座山峰如同沉睡的巨人,环绕在身边,让人感到宁静与敬畏。
  • 闽越苍烟合:表达了诗人对于闽越地区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底蕴的赞美,以及对于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 蓬莱碧草平:以蓬莱仙境般的景致比喻家乡或心中的平和与安宁,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境界。
  • 未须愁罔两: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事物(如“罔两”)不必过分忧虑的态度,强调了面对生活的从容与淡定。
  • 中夜火轮生:描绘了一个深夜时分,诗人仰望天空中闪烁的星辰,仿佛感受到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他前行,象征着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1. 诗作赏析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意象,构建出了一个既现实又梦幻的意境,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
  • 哲理性: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也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一颗平常心。
  • 美学价值:“天畔”、“峰头”、“闽越”等词汇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地理和文化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视觉上的美感体验。
  • 情感表达:诗中所传达的情感是真挚而深沉的,无论是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是对社会的关怀,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同晋江黄钦甫宿飞云顶》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叶春及用文字绘制出的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记录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叶春及的文学世界,感受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