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洞口号 其一

洞晚云随入,岩秋雨自飞。
莫愁沾野席,犹得涴尘衣。
岁月吾将老,烟霞兴不违。
昔年招隐处,丛桂可同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云洞口号 其一》是明代文学家叶春及创作的一首短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洞中云雨的景象以及与自然的亲近感,同时透露出自己对岁月流逝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生平:叶春及(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人,生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享年六十四岁。他一生上疏甚多,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官员。
  • 文学成就:叶春及其生之时正是明朝中期,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较为开放,文人雅集盛行,他的文学创作也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象的描写:在《白云洞口号 其一》中,叶春及描绘了洞中云雨飘渺的景象,用“洞晚云随入,岩秋雨自飞”形容云雨在洞穴中自由变幻,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幽静之美。
  • 生活态度的反映:诗中的“莫愁沾野席,犹得涴尘衣”,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即便身处野外也无碍于追求内心的洁净与高远。
  • 人生感悟的抒发:诗末两句“岁月吾将老,烟霞兴不违”,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淡然处之和对自然美景的执着追求。
  1. 文化价值
  • 艺术特色:《白云洞口号 其一》在艺术上采用了朴素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 历史价值:作为明代的作品,此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通过研究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责任感。
  1. 后世影响
  • 文学地位:《白云洞口号 其一》在叶春及其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文人中都有一定的评价,它被视为体现其个性和时代精神的佳作。
  • 传播与流传:此诗不仅在当时被传诵,还被后人多次引用和改编。如《南庄八景为孙封君题八首·其一·白云洞口》就是基于叶春及的原作进行的创作。
  1. 现代视角
  • 审美体验:现代人阅读这首诗时,可以从中获得一种超越物质、返璞归真之美的体验。这种美的享受与现代人追求的心灵自由相呼应。
  • 文化认同: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白云洞口号 其一》中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之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叶春及其人以其独特的文学才能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创作出了《白云洞口号 其一》这样的经典作品。这首诗不仅是明代文人生活情趣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