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室女操

父母不听,女言女义。
不至公门,嗟嗟柰何。
朝倚柱而吟,暮倚柱而歌。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求。
为家吾宁为地上之茂草,诚不忍负岩墙而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漆室女操》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作品,全诗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伦理和社会规范的深刻思考

《漆室女操》的创作背景与其作者密切相关。明代诗人李梦阳以其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派诗人,还是明朝文化复兴运动的重要推手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尤其是那些涉及道德、情感和社会问题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

《漆室女操》的内容体现了作者对社会规范和家庭伦理的深刻洞察。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女性面对父母不听从她的意愿时的内心挣扎与无奈。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美德和个人尊严的重视。诗中的“父母不听,女言女义”等句子,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妇女角色的传统期待和实际约束。

《漆室女操》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解读,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