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濡我轨,寒潦河滔滔。
坟亩畯徒悲,汉流怒洪涛。
思美叹晨夕,欲济难容舠。
限隔岂固逖,踟蹰为谁忉。
渡汉五首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汉五首 其四》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江的景色与作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具体分析:
作者简介: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号空同子、鹤洲老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作品多以雄浑豪放著称,擅长诗歌、散文以及书法。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和个人的思想情感,其中《渡汉五首》是他反映自己政治抱负和人生经历的重要诗作之一。
诗作原文:霖雨濡我轨,寒潦河滔滔。坟亩畯徒悲,汉流怒洪涛。思美叹晨夕,欲济难容舠。限隔岂固逖,踟蹰为谁忉。
诗歌解析:在这首诗中,“霖雨濡我轨,寒潦河滔滔”描写了滂沱大雨导致道路泥泞难行的情景,反映出作者在困境中艰难前行的处境。而“坟亩畯徒悲,汉流怒洪涛”进一步揭示了农民因灾荒而感到悲痛和无助的情绪。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同情。
情感表达:“思美叹晨夕,欲济难容舠”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另一方面,又深感个人力量微小,难以实现目标。最后两句“限隔岂固逖,踟蹰为谁忉”,诗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处境如此遥远且无法改变,这种无力感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痛苦之中。
艺术特色:《渡汉五首 其四》作为李梦阳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被后人传颂。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同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李梦阳的《渡汉五首 其四》不仅是其文学成就的集中展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贵之作。通过对这首长篇叙事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