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台别业

地亦因台峻,天能纵屋高。
宋朝四帝国,禹庙九河涛。
上下见陵墓,风烟含野蒿。
昔人闻醉此,简懒愧吾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繁台别业》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作品,通过描写繁台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与敬仰之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部作品: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内容:《七夕边马二宪使许过繁台别业不成辄用七字句述我志怀二十韵》:懒游因病困蒙茸,不独炎天万事慵。七夕邀行齐踊跃,两人羁绊阻迎逢。大河平地涛长。
  • 翻译:由于生病而懒于出游,夏日的炎热让万物都显得慵懒。七夕节时邀请朋友一同出行,但却因为两人的羁绊而被阻。大河在平原上波涛汹涌,气势宏大。
  1. 作者介绍
  • 李梦阳:明代著名诗人,以雄浑豪放、慷慨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抒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繁台别业》是他众多诗作中的一篇,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底和卓越才华。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文化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诗歌文学达到了鼎盛时期。李梦阳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其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的文化追求和思想情感。
  1. 作品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李梦阳在《繁台别业》中通过对繁台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他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将繁台的山川河流、陵墓野蒿等自然元素融入诗中,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繁台的魅力。
  • 情感表达:李梦阳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他通过对繁台的描述,传达了对古人智慧和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概。
  1. 名家点评
  • 学者评价:李梦阳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学者对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李梦阳的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创新精神,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读者反馈:李梦阳的诗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许多人认为李梦阳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诗意和美感,给人以启迪和享受。

《繁台别业》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情感世界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和李梦阳的艺术成就,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历史和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