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亦因台峻,天能纵屋高。
宋朝四帝国,禹庙九河涛。
上下见陵墓,风烟含野蒿。
昔人闻醉此,简懒愧吾豪。

繁台别业

繁台:高大而宽广的山台。别业:即别墅,也指园林。

地亦因台峻,天能纵屋高:这两句写繁台之高和其上的住宅之高。地因山台之高而得名,天空广阔无边,能容纳这样的建筑;此句用夸张手法来写山台的宏伟壮丽。

宋朝四帝国,禹庙九河涛:宋朝四个国号分别为“建隆”、“咸平”、“熙宁”和“元丰”,这里暗指繁台四周的地势;禹是中国古代的圣王,曾治水有功;这里的“禹庙”指禹王庙,在山东曲阜县南,是孔庙的配祀建筑,也是供奉大禹帝的专祠。这里以“禹庙”比喻繁台的地势险要,有“九河”之称,即黄河从东向西流经此地,有“三门、五户、七津、九泽、十渚”(见《汉书·地理志》)之说,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上下见陵墓,风烟含野蒿:繁台之上可以看到古代皇帝的坟墓,下面则是一片茫茫的荒郊野外。

昔人闻醉此,简懒愧吾豪:过去的人听到这里的酒香就会醉倒,我因为酒气而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繁台别业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繁台别业景色的喜爱以及与古人相比自己显得有些自惭形秽的心情。

首联“地亦因台峻,天能纵屋高。”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繁台的高大和壮丽,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

颔联“宋朝四帝国,禹庙九河涛。”诗人用“四帝国”来形容繁台周围的地势,而“九河涛”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繁台周边的黄河水流湍急的景象。

颈联“上下见陵墓,风烟含野蒿。”诗人通过对上下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繁台周围环境的荒凉和寂寥。

尾联“昔人闻醉此,简懒愧吾豪。”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人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繁华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通过对繁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