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陈石斋母节妇竹枝七首 其三

教子读书还织缯,纺车哑哑绕青灯。
母今发白子亦白,白发相看无限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陈石斋母节妇竹枝七首·其三》是明朝著名文学家李东阳的作品

李东阳作为明代的重臣,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文学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寿陈石斋母节妇竹枝七首·其三》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李东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分析: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李东阳在明朝中期担任重要官职,对文化发展有显著贡献。
  1. 诗歌原文
  • 原文展示:教子读书还织缯,纺车哑哑绕青灯。母今发白子亦白,白发相看无限情。
  • 译文解释:诗中的“教子读书还织缯,纺车哑哑绕青灯”表达了母亲教导子女学习并亲手纺织的情景;而“母今发白子亦白,白发相看无限情”则描绘了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岁月带来的变迁与感慨。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李东阳的诗歌以其严谨的结构、流畅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在《寿陈石斋母节妇竹枝七首·其三》中,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美德和母爱的颂扬。
  • 主题思想:此诗不仅是一首描绘家庭生活的文学作品,更是李东阳对传统孝道和家庭伦理的深刻反思与倡导。通过对母亲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孝顺父母、珍视亲情的价值观。

《寿陈石斋母节妇竹枝七首·其三》不仅是李东阳诗歌创作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社会价值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