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读书还织缯,纺车哑哑绕青灯。
母今发白子亦白,白发相看无限情。
注释:教儿子读书,还要织缯,纺车的声音绕着青灯。母现在满头白发,儿子也满头白发,看这白发,心中无限情长。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母亲辛勤劳作的竹枝词。诗中通过“教子读书还织缯”和“纺车哑哑绕青灯”两个动作的对比,突出了母亲的勤劳和无私;“母今发白子亦白”则描绘了母亲和儿子同龄的情景,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敬爱之情;“白发相看无限情”则将这种情感升华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高度。全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教子读书还织缯,纺车哑哑绕青灯。
母今发白子亦白,白发相看无限情。
注释:教儿子读书,还要织缯,纺车的声音绕着青灯。母现在满头白发,儿子也满头白发,看这白发,心中无限情长。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母亲辛勤劳作的竹枝词。诗中通过“教子读书还织缯”和“纺车哑哑绕青灯”两个动作的对比,突出了母亲的勤劳和无私;“母今发白子亦白”则描绘了母亲和儿子同龄的情景,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敬爱之情;“白发相看无限情”则将这种情感升华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高度。全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注释】 过雨:经过下雨。畦(qí):菜地。架(jué):用竹竿等做成的支架。已:已经。分甘:分送甘美的水果。到:送到。僮仆:仆人。沾润:指雨水滋润。邻家:邻舍。学圃:学习园艺。非吾事:不是我的事。忧时:忧虑时局。岁华:岁月,时光。成:成为。独坐:一个人坐着。欹侧:不端正。岸乌纱:指戴着黑色方巾的头。 【译文】 经过一场雨后,园中暮色苍茫,菜地里的蔬菜架子已经撑起了瓜蔓。我分送甘美的果品给仆人
种竹 种竹复种竹,屋西还屋东。都城十日雨,长夏一林风。 宿土得馀润,团阴分小丛。高秋想鸣佩,侧耳向晴空。 注释: 种竹:种植竹子。 复种竹:又种了一片竹林。 屋西还屋东:屋子的西边又回到了屋子的东边。 都城:指京城洛阳。 十日雨:十天的雨水。 长夏:夏天。 一林风:一阵凉爽的风。 宿土:已经干透的土地。 余润:多余的水气。 团阴:成团的阴影。 团阴分小丛:成团的阴影分布在竹林中。 高秋:秋天。
【注释】 1.宿流河驿:在流河南岸。宝庆:地名,今属河南省。谢太守:指宝庆的太守。宝庆,古县名,故治在今河南省境内,宋时为荆湖北路襄阳路辖境。2.先达:旧时对前辈学者的尊称。3.舟楫:船。期:约定的时间。4.细雨春灯暗:形容夜深了,雨下得很小。春灯,春日里点蜡烛的灯光。5.高歌暮角悲:傍晚时分听到军号声,就唱起慷慨悲壮的歌声来。6.前路:前途。7.江海得吾师: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注释】 假山:即用泥土堆成的山。成:建成,筑成。戏作二首:指作者的两首诗。二首:指《寻山》、《买云》等诗。 【译文】 有意寻找深壑幽谷,没有钱买白云。 冈峦才数叠,城市已平分。 远可达松子,清宜隐竹君。 山成谢岩叟,题壁为书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山水为题材,通过写自己游览山水的所见所感,来抒发自己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之情。此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注释】 叠石危峰起:叠石是指堆砌石子来构成山峰,这是古代造园常用的手法。 盘根古树成:盘根是树木的主干上长出的根须盘结成圆环状,古树就是古老的树木,成是成为的意思。 窦留云宿处:窦就是洞穴,留云宿处就是指山洞里住着的云彩,这里指山中之景。 溪待水流声:溪指的是小河流,水流声音即溪水流动的声音,这里指山中的溪流。 意匠疑天巧:意匠就是心思巧妙,天巧即天然的精巧,这里指山的形状好像天上的云彩一样
傅说在野席上赏菊得“朝”字 荒野的景色本来就萧条,幽静的房间共同寂静寥落。 倒塌的栏杆将石头保护,细竹引泉水浇灌。 地方偏僻应该很少来访,情意多就多次招见。 留连更待何时,烂漫是今朝。 注释: 1. 野色自萧条:野外的景色本身就显得萧条。野色,指野外的自然景色。萧条,形容荒凉、冷落。 2. 崩栏将石护:倒塌的栏杆把石头保护起来。崩栏,形容栏杆倒塌。石护,指用石头来保护栏杆。 3. 细竹引泉浇
【注释】 闻捷:听说捷报。闻,听说。 戎马:指战事,这里指征战。三秦:泛指关中地区,即今陕西省一带。 风霾:指风雨雾气。百越:泛指南方地区。 连日:接连不断。 虎将:勇猛威武的将军,这里指身经百战的将领。 班旅:军中行列。 解颜:笑容满面。 【赏析】 《闻捷》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冬,当时杜甫正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这首诗是作者听到唐军收复两京
桂轩 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细香萦驻屐,清影傍开门。 永夜幽人梦,清秋素女魂。 此时俱寂寞,醉醒各无言。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小树入西园,虚庭风露繁。” - 小树: 指的是桂树,桂树常作为文人墨客的意象,象征着高洁或思念之情。 - 西园: 指古代园林中面向西方的庭院,常常是主人居所或重要的休闲场所。 - 虚庭: 意指空旷的庭院,给人一种空灵、清幽的感觉。 - 风露繁:
诗句解释 1 坐客嗟王济:这里的“座客”指的是在座的宾客。“嗟”是惊叹的意思,而“王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因性格直率和直言不讳而被后人所知。这句话可能表示在宴会上,宾客们对某人的坦率或直言不讳表示赞叹。 2. 诸兄爱孔融:孔子的侄子孔融以其直爽的性格闻名于世。这里提到"诸兄"(可能是指在座的其他兄长),他们喜爱孔融的这种行为。这可能是一种比较或赞扬,表明这些人与孔融相似
题许廷冕职方画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 注释: 1. 路转循冈背:道路在转弯时沿山岗的背部延伸。 2. 桥回傍水根:桥梁在水流的旁边建立起来。 3. 幽人不到处:幽静的人不经常出现的地方。 4. 茅屋自成村:茅草房自然形成村落。 5. 浦树经秋落:秋天,河边的树木落下叶子。 6. 山钟向晚昏:傍晚时分
【注释】 名家:这里指名门望族。绰楔:一种古代用竹木做的插在门旁的饰物,形状像楔子,用以撑持门扇。高楼:高大的楼阁。节妇:封建时代对贞洁妇女的美称。竹枝词:唐教坊曲。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有“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之句,后来以“竹枝”代歌辞。 【赏析】 陈石斋母是明代人,这首诗写于清代乾隆年间,时值清中叶。诗中描写了陈氏母的家世背景,并赞美了她高尚的品质。 第一句“名家绰楔起高楼”
【注释】 1. 青溪:即青溪水,位于今四川成都东面。2. 清碧:清澈碧绿。枕惊涛:指山峦耸立,波涛滚滚。3. 秋尽:秋天结束。4. 吟罢:诗作完毕。5. 晚钟:寺院中傍晚敲的钟声。6. 归鸟寂:鸟儿回巢时的静寂。7. 明月:月亮。8. 四山高:山势陡峭、高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水画卷。首句“禅房清碧枕惊涛”描写了作者坐在清碧的禅房中,面对着滚滚的惊涛骇浪
以下是对该诗句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大忠祠下非无路 —— 在忠于大忠祠的地方,并不是没有通往那里的路。 节妇门中更有人 —— 在贞节牌坊的门内,还有其他的人。 莫道人心不如古 —— 不要认为人的心性不如古代。 须将节妇比忠臣 —— 必须要把节妇与忠臣进行对比。 译文: 在忠诚的祠堂下,并不是没有路可以到达。在贞节牌坊的门前,还有其他的人存在。不要以为人的心性会像古代那般
【注释】 结发:古时男女未成年结婚,把头发结成发髻,表示成年。誓同:誓言共死。秋月娟娟,比喻夫妻恩情。倏忽二八夜,指青春短暂。轮亏光亦偏,月亮盈亏无常,比喻人生如梦,转瞬即逝。君心初岂异,岁月情随迁,丈夫的心志不会改变,但人的喜怒哀乐随着时间而变化。我心谅非席,易直不可卷,我的内心与天地一样宽广,不受任何约束。今适逢彼怒,恩情中道捐,现在正是对方愤怒的时候,我的恩情也随之消失。浅深徒方泳
诗句 1. 青楼萃妓女,朱箔垂红袖。 青楼:古代指妓院或酒店。萃:聚集的意思。朱箔:红色的帘子。垂红袖:形容女子装饰华丽,红色袖子下垂的样子。 2. 凝妆镇日闲,弦管留清昼。 凝妆:化好妆容。镇日闲:整个日子都闲着无所事事。弦管:乐器的声音。留清昼:在白天演奏音乐。 3. 千金少年子,雕鞍驼紫绣。 千金:形容地位高贵的人。雕鞍:雕刻精美的马鞍。驼:骑着马。紫绣:紫色的装饰品。 4. 一阅两情欢
【注释】 㜷:指妇女的头饰。婆、媪:古代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节妇:守寡之妇。竹枝词:一种民歌形式,多以七言诗写成,每句七字,押韵。“节妇”即“节妇吟”,这是一首咏叹节妇生活的竹枝词。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对老年夫妻在堂前欢乐的场景。 首句写少小为㜷(妇女头上所戴的一种花饰),今已作婆婆,两鬓斑白,形象地描绘了老来人世沧桑的悲凉与无奈,也表现了对老伴的深厚感情。 次句写自己虽年华老去,却依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