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誓同死,如彼秋月娟。
倏忽二八夜,轮亏光亦偏。
君心初岂异,岁月情随迁。
我心谅非席,易直不可卷。
今适逢彼怒,恩情中道捐。
浅深徒方泳,匍匐亦枉然。
独持向月心,钦钦望复弦。
式微塞上草,露晞霜稔沾。
自分适脆薄,安能怼彼天。
绿鬓埋青铜,犹自恃华钿。

【注释】

结发:古时男女未成年结婚,把头发结成发髻,表示成年。誓同:誓言共死。秋月娟娟,比喻夫妻恩情。倏忽二八夜,指青春短暂。轮亏光亦偏,月亮盈亏无常,比喻人生如梦,转瞬即逝。君心初岂异,岁月情随迁,丈夫的心志不会改变,但人的喜怒哀乐随着时间而变化。我心谅非席,易直不可卷,我的内心与天地一样宽广,不受任何约束。今适逢彼怒,恩情中道捐,现在正是对方愤怒的时候,我的恩情也随之消失。浅深徒方泳,匍匐亦枉然,浅深的水都在游动,而我匍匐在地上也毫无用处。独持向月心,钦钦望复弦,我只怀着一颗对丈夫的忠贞之心望着月亮,期盼着它再次发出光芒。式微塞上草,露晞霜稔沾,草木在秋天枯萎凋谢,露水沾湿了寒霜。自分适脆薄,安能怼彼天。我了解自己的命运是脆弱的,怎么能怨恨苍天呢?绿鬓埋青铜,犹自恃华钿,我的头发被埋在铜镜之下,依然还保持着华丽的首饰。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

第一句“结发誓同死”,写夫妻二人结发为盟,共同生活。“誓同死”表明两人感情深厚,生死相依。“如彼秋月娟”用比喻手法描绘出夫妻恩爱如明月般纯洁无暇。“倏忽二八夜,轮亏光亦偏”,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妻子青春逝去、容颜衰老的过程。第二句中的“轮亏”暗喻岁月无情地改变了一切,而妻子却始终如一。“君心初岂异”表明丈夫心中并没有因为妻子的离去而改变,他依然深爱着她。

接下来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去世后自己内心的感受。“岁月情随迁”,“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变化、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我心谅非席,易直不可卷”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形象描述。他认为自己的内心像一张平展的布匹,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或诱惑而发生改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今适逢彼怒,恩情中道捐”意味着诗人正处在一个充满痛苦和悲伤的时刻,而他的恩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浅深徒方泳,匍匐亦枉然”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痛苦中的无力感,他只能徒劳无益地挣扎。最后一句“独持向月心,钦钦望复弦”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生命的痛苦体验,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