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问纪恩

十载江湖望帝阍,千秋心事向谁论。
青蒲谏草留蓬阁,锦轴褒章到荜门。
明主笑颦关大计,老臣终始荷殊恩。
讴歌不尽华封祝,更有刍荛答至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存问纪恩》是明代诗人黄士俊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黄士俊: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1. 作品原文
  • 存问恭纪天恩:这句诗直接引用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
  • 十载江湖望帝阍,千秋心事向谁论:描述了作者在江湖上度过的十年时光,以及心中长久的忧思和困惑。
  • 青蒲谏草留蓬阁,锦轴褒章到荜门:通过对比青蒲(草稿)和锦轴(正式文件),表达了尽管身处不同环境,但心仍与国家息息相关。
  • 明主笑嚬关大计,老臣终始荷殊恩:指出君主的微笑可以影响国家的大事,而自己作为忠诚的老臣,始终受到皇帝的特殊恩典。
  1. 作品赏析
  • 情感真挚:《存问纪恩》通过对皇帝恩赐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朝廷的深厚感情。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关心国事的高远意境。
  • 语言简练:整首诗歌用词精炼,句式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 创作背景
  • 明代政治环境:明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需要稳定的政策和强大的领导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往往承载着深刻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 黄士俊的个人经历:作为一位官员,黄士俊可能亲身经历了朝政的变迁和国家的命运,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
  1. 名家点评
  • 文学价值:学者们普遍认为,《存问纪恩》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明代官场文化的一种反映。
  • 历史意义: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

《存问纪恩》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古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