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地官求邹公诗

枫落吴江秋已残,鹤归辽海路漫漫。
龟蒙性僻曾投散,卜式财轻竟不官。
谁向烟波寻画舫,几将功业混渔竿。
宁山道口碑三尺,尽有行人堕泪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地官求邹公诗为明代诗人石宝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石宝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的个人品格和时代背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石宝,字邦彦,号熊峰,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官员。成化二十三年,他与兄长石玠一同考中进士,并在之后的仕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创作背景:在嘉靖三年,石宝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参与朝政,其清正廉洁的形象深受人们敬仰。他在辞官之际,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3. 诗歌原文:《枫落吴江秋已残,鹤归辽海路漫漫。龟蒙性僻曾投散,卜式财轻竟不官。谁向烟波寻画舫,几将功业混渔竿。宁山道口碑三尺,尽有行人堕泪看。
  4. 诗歌赏析:石宝在这首作品中,通过描绘枫叶凋零、大雁南飞等秋日景象,传达出时光易逝的感慨。“龟蒙性僻曾投散”一句,则揭示了他性格中的孤独与不合群;而“卜式财轻竟不官”,则是对他清廉高洁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钱地官求邹公诗》不仅是石宝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明代社会风貌和文化成就的重要载体。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